近日,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届本科生王森洋同学在SCI一区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TOTEN,IF=10.753)上发表题为“Habitual feeding patterns impact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abundance and potential toxicity in edible benthic mollusk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系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培育项目成果,是365体育投注本科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STOTEN发表研究性论文,也是王森洋本科阶段发表的第二篇SCI论文。
王森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2000年7月出生的王森洋,是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员,目前在华中农业大学渔业资源专业读攻研究生。“在紫外线辐射和机械磨蚀等作用下,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被降解成尺寸小于5mm的微塑料(MPs),其疏水表面通过吸附于有机和无机物(包括环境污染物)迅速形成薄膜结构而沉积在滨海沙滩和潮滩沉积物中。由于MPs体积小、难去除且分布广泛,海洋滩涂中底栖贝类误食MPs的现象极为常见,其物理和化学毒性将可能对生物构成严重危害。”据王森洋介绍,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和学长学姐做实验时接触到了微塑料,因为自己是盐城人,在海边长大,对于泥螺耳濡目染,便有了探究泥螺和双壳类体内的微塑料及其毒性的想法。
研究的成果图表
据悉,王森洋的毕业论文模拟自然环境,将泥螺、青蛤和四角蛤蜊暴露于形状不规则的聚苯乙烯微塑料7 d,随后经过无污染的海水净化3 d,研究了三种贝类对微塑料的积累,并研究了其对贝类消化酶、抗氧化酶和神经毒性。该研究揭示了海洋底栖贝类具备较高的微塑料富集潜力,且其生态毒性与摄食方式有关,净化处理可有效去除贝类中的微塑料,为研究微塑料对底栖贝类生态毒理机制及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参考。
王森洋(左一)和隋延鸣老师(中)在做实验
王森洋称,在研究期间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论文的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文稿撰写等工作在通讯作者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隋延鸣、董学兴和项目指导老师吕林兰的指导下完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渔业编辑部郑亮、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李广宇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郭传波研究员为该论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论文链接: